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a Hot Topic in 2014

According to the Guangming Dai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was one of the ten “hot” areas within Chinese academia in 2014. According to the newspaper’s staff, one of the key questions that scholars sought to answer was “What conceptual resources does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have that can assist with the design of institutions in today’s China 儒家传统对今日中国之制度设计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For those with Chinese, some more details, and the other nine hot areas, are below. (It is item 3 on the list.)

光明日报北京1月13日电(记者王琎):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正式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边疆民族问题研究”。同时还发布了”一带一路”战略: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问题”“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变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与论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的走向”“教育管理改革背景下的”管办评分离”研究”“科学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等10个提名热点。

自2003年始,该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逐步发展成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良好声誉和影响的品牌活动,对促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升中国学术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发挥了推动作用。

来自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高教学会等机构的领导、学者以及期刊、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发布会。

(详细报道见14版《理论周刊·学术》)

热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入选理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的研讨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相关的研究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析,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对“三个倡导”具体内容的解读,尤其注重其与传统价值观念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辨析。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引领社会思潮,支配整个社会领域的各种价值规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保障等。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机制,主要包括宣传引导,特别强调弘扬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制度建设,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去;个体教育,特别强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探索新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和符合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

● 专家点评

2014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表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处于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学界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求,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本质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基本遵循和具体要求。这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

(点评人吴潜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热点2.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入选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2014年,围绕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与研究成为热点,学者们发表了大量文章,其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⒈对“治理”理论的学术史梳理和内涵解读,强调治理主体上的多元参与,治理机制的法治化,治理理念的理性化,治理对象的公共性等。⒉关于“国家治理”的内涵,对此学术研究有不同的侧重,一种强调社会的作用即社会自主性的治理;一种强调国家的作用即国家主导下的治理;更多学者指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说到底是国家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协商与合作。⒊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内容。前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指制度执行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⒋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强调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建设法治文化;研究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依宪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 专家点评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度关注。一方面,依法治国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依法治国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学领域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依法治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民主与法治等等,都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热点。

(点评人桑玉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授)

热点3.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入选理由 儒家传统对今日中国之制度设计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2014年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构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概念和方法等主题展开。⒉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阐释,对儒家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互动以及“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尊贤任能”“廉政勤政”等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⒊对儒家经典进行政治哲学的诠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尚书》《春秋》等经典文本中的政治思想进行深度挖掘。⒋对历代思想家的学说、观点进行政治哲学的解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人政治思想的关注和评析。⒌对儒家思想与理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与国际秩序的构建关系上。

● 专家点评

当前,挖掘儒家思想理论的创新成果与面对当代问题的实际需要相比,显得非常不足和薄弱,尤其是在儒家基本义理和社会科学及社会政策结合方面。这有待于学术界持续不懈地努力。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开展,在儒家思想理论创新方面带了个好头,但仍需要在中国政治哲学史的开掘和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理论建构两方面做更多的研究投入。期待儒家政治哲学的研究为解决当代广义社会政治领域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历史与哲学智慧。

(点评人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热点4.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

入选理由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传播方式的变革促发了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精神状况等的转型,其后果与走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层面,尤其是以“微”为特色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⒈对表征微时代特征的碎片化生活方式和“微文化”进行归纳与阐释。学者们普遍认为,基于互联网文化的微时代,人们的交往、工作、娱乐都呈现出有碎片化状态的趋势,也呈现出跨阶层、跨地域、跨平台等特征,而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变得便捷、多样化。⒉关注微时代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机制。有学者从作为微文化载体的机器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以及网络文化的生产来探讨微时代文化传播的逻辑,指出多元话语和差异表达开始越来越多地占据公共文化空间,而媒介话语表达机制也正在走向“微主体化”“无地方化”和“强社交化”。⒊反思微时代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背后的精神与社会问题。学者们在看到微文化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喧嚣浮躁、疏离虚无、自我怀疑乃至自我消解的时代症候,需要人们对此种文化现象保持一份警惕。

● 专家点评

今天,“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新传播方式,即微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新课题。因此,这个选题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它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接地气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真正的前沿问题。

(点评人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热点5.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

入选理由 2014年,虽然世界经济走出了经济危机,但增长乏力,不平衡没有消除,产业创新仍待探索。从中国自身发展进程而言,自从2012年GDP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由大求强的战略目标历史地提上了议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成为核心主题。学界对新常态的研究涵盖了多方面的主题,包括如何看待增长率的下降,如何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模式,如何实现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升级,如何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如何使投资在增长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继续发挥出口对增长的支撑作用,如何形成产业组织新特征,如何使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成本优势转向依靠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进步,如何形成统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如何推动低碳型发展方式,如何化解因增长率下降而显现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何从刺激性政策调控转变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科学的宏观调控,等等。这些主题构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的丰富内涵。

● 专家点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新常态思维探索发展转型的主题是必要的。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与新风险。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全面分析了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并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国内外经济新常态历史性变化的内涵,形成适应新常态发展所需要的战略与政策,并在新常态发展中赢得主动,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议题。

(点评人张幼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6.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入选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用“社会治理”来代替“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提法从十六大报告开始至十八大报告一直沿用),仅一字之差,却具有重大意义。与社会管理相比,社会治理更强调主体多元、关系平等、方式灵活以及手段综合。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别于西方,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当前,社会开放性所带来的全球风险、社会危机以及新型社会治理力量的兴起,迫切需要中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予以回应。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意涵、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充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有关“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研究情况大致如下:⒈从中国治理文化的特殊性、治理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治理内容的内生性等维度,揭示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特质。⒉对社会治理方式、制度、体系的宏观论述。涉及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主体关系及能力、关键环节、核心议题、基本依据、实践路径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一主多元”“社会协同”“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基层自治”“社会共治”“服务型政府建设”等社会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基本路径。⒊将社会治理的思维应用于相对微观的领域和实际操作层面,发掘在网络社会、城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企业劳动关系、突发公共事件等具体情境中,社会治理理念的实现机制,以及其中蕴含的新特点、新价值,使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更加深入和丰富。

● 专家点评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节点。鉴于此,各个学科都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解读和研究中国式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及其应用价值。面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社会学学界则以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重点论述了创新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不过,迄今,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有待于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命题还很多,包括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与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研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与现实路径研究;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等等。

(点评人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热点7.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

入选理由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和东亚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甲午战争,有利于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革,也有利于明晰日本历史的转折和东亚历史进程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研究情况大致如下:⒈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形势研究。学者们分析了甲午战争爆发时的世界局势,中国国内政治体制落后,中国和藩属国朝贡体系的变化,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和战略战备计划等形势,论证了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驳斥了甲午战争突发论。⒉甲午战争军事情况研究。涉及甲午战争中中日军事力量、战略、战术的比较,清朝陆海军的评价,甲午战争的情报问题。总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原因。⒊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学者们着重分析了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国力、政治体制、经济形势、思想文化等的冲击和长远影响。面对新形势,总结战争经验、吸取教训尤为重要,诸如发展国力、杜绝腐败、实现强国梦想,避免战争,减少战争带来的人类灾难等等,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思考。⒋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进程的影响。甲午战争使中朝宗藩关系终结,日本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心理基础、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欧美和日本等在华势力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争夺朝鲜,中朝两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专家点评

1894年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以及东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进一步加深。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从此,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谋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日本借助甲午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向中国掠夺的巨额赔款,迅速走向了向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取代西方殖民者成为中国和东亚各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更加珍惜世界和平。

(点评人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8.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入选理由 在养老保障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主要以资金制度为研究对象,而对服务机制探讨不够充分。在当前养老保障资金制度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通过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来增强养老资源的可及性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研究议题主要包括:⒈澄清对养老服务的认识误区。基于实地调研,学者们主要澄清了“将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将社区养老等同于机构养老”“将机构养老等同于市场化养老”等误区;⒉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重点总结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养老服务构建的经验与教训。⒊完善养老服务结构体系。重点探讨了三类养老服务方式的功能定位、互动配合、协同推进等内容。⒋优化养老服务责任体系。以传统“孝道”文化为基础,着眼于政府、社会、国民个人等主体在养老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中的责任分割,具体勾勒了政府财政、社会组织、民间资本、家庭与个人的责任内容、承责路径和方式。

● 专家点评

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紧迫而繁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集中且深入地研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优化,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而且其中的不少研究成果已经在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得到转化。当然,这一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特别是需要开阔视野,将养老服务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予以研究。如联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究资金与服务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研究有助于养老服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多部门合力机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来建设并优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明晰养老服务责任体系,等等。我们期待着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点评人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热点9.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

入选理由 以高考和中考为代表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仅关涉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而且对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质量、对社会人才选拔和个体成长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既是受公众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又是学界十分重视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研究的学术交汇点。学者们基于以往的实践变革和理论探究,在2014年聚焦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⒈在继续探讨招生考试制度之社会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招考制度改革的育人价值,更加关注其对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导向与激励。除了强调国家的政策性推动外,还强调高校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和学生的自主选择。依此破解招考难题,才能更好地将万千学子争过的“独木桥”变成合理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学习、维护公平公正的“立交桥”。⒉反思自主招生与异地高考政策,借鉴历史经验和国外人才选拔方式,提出高校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选拔和录取机制,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学招生录取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三位一体”,并建构理论模型为政策实践提供有效路径。⒊针对生源渠道差异(尤其是基础教育质量差异)和名额分配制度(如分省定额制)等的利弊及其原因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严控部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比例,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的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或在遵循国家利益最大化、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以及生源多样化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分层调控的办法。⒋针对考试科目能否选择、考试能否一年多次、文理是否分科、是否加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是否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等具体问题展开学理探索。

● 专家点评

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人们常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高考改革的敏感和复杂。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对提升文化教育水准、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改革不仅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且经常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更是有充分理由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2014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这次改革是恢复高考37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对于高考这么一项影响重大、万众瞩目的重要制度,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以往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议论多、深入分析相对较少,零星探讨多、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种“三多三少”的局面开始改变。

(点评人刘海峰,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教授)

热点10.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入选理由 边疆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与中国区域经济政治地位发展的变化,边疆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在学术界也引起广泛争论。关于边疆民族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从理论层面深刻阐述了边疆、民族、民族关系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知识范式与理论模式,为国家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提供智力支持;⒉从历史的角度,主要是从边疆地区社会史及国家历史观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边疆问题的历史脉络以及过去历朝各代的边疆政策实践;⒊从现实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等多方面,观察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现状,总结有益的地方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⒋跨学科的参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不再局限于民族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研究、政治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维度呈现这个问题,为边疆问题的学术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观点与见解,从而深化了对于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理解与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的引导性作用。

● 专家点评

解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与历代治理边疆的成败得失,阐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并为民族团结提供学理依据,为解决边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凡此种种,均呼唤着新的边疆研究范式的登场。本年度的边疆民族问题研究既是对边疆现实情势的回应,也是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深化及再开拓。

(点评人于逢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葛灿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